推广 热搜: csgo  vue  angelababy  2023  gps  新车  htc  落地  app  p2p 

二手手机泄露隐私:80元可恢复已删信息 卖1毛钱一条

   2023-07-21 网络整理佚名1910
核心提示:陈东与记者的聊天记录,其称电话信息1毛钱一条,购买的话1000条起。前不久,张寒将自己的旧手机在二手市场卖掉,“没想到手机里的电话簿、微信、照片等隐私信息会被泄露出去。卖旧手机信息被泄露,谁偷了你的信息?而他在卖手机时已经将这些信息删除干净。网上有收售二手手机、电脑的贩子以一毛钱一条的价格打包出售机主信息。消费者担心二手手机交易泄露隐私

在陈东与记者的聊天记录中,他表示一条电话短信10毛钱一条,进货价1000条起。

消费者在出售旧手机时遭遇信息泄露。 还有二手手机回收商,出售主人的信息,可以用技术恢复通讯录中的照片等。

“我的手机因意外因素泄露了信息,请不要相信任何关于贷款的事情。” 5月20日,张翰(化名)在朋友圈发出这条消息后松了一口气。

不久前,张汉在二手市场上卖掉了自己的旧手机。 “没想到手机里的电话本、微信、照片等私密信息都会被泄露。” 张汉不知道的是,他已经把手机恢复出厂设置了,为什么信息还是被盗了? 他现在担心的是,不知道有多少人手里掌握着自己的资料。

据媒体报道,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自2014年以来累计废旧手机约18.3亿部,预计2018年和2019年淘汰手机数量将分别达到4.61亿部和4.99亿部。 随着2020年5G的逐步商用,这一数字将增至5.24亿。 据研究机构赛诺数据测算,2017年C2B端回收手机约3000万部(不包括个人回收和用户私下交易)。

二手手机交易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吗? 近日,新京报记者调查了多家手机维修商家发现,大多数二手手机在删除信息甚至恢复出厂设置后都可以恢复电话本、照片等隐私数据。 互联网上也有许多在线软件供应商出售数据恢复软件。

“恢复数据并不困难,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完成。” 从事手机维修多年的林飞(化名)表示,“不排除一些回收商为了牟利而泄露信息。” 记者发现,有经销商在网上买卖二手手机。

案子

卖旧手机信息泄露,谁偷了你的信息?

张汉将旧手机卖给二手手机商后,没几天,几个朋友就收到了冒用他名义借钱的诈骗短信。 他发现对方使用的地址正是他手机通讯录中一个朋友的昵称。 而且他在卖手机的时候就已经删除了这些信息。

5月19日,张翰的手机响了,朋友打电话告诉张翰,他的手机信息可能被盗了。

这是我朋友那天打来的第四个类似的电话。 前两天以来,张翰身边不少朋友都收到了以张翰名义发的短信,大多声称因经济拮据,希望借钱应急。

“对方留下的银行卡号和姓名都不是我的,看起来像是诈骗短信。” 张汉告诉记者,但令他惊讶的是,好友收到的所有消息都准确地显示了对方的名字。

“对方在短信中使用了一个只有我们几个人知道的名字,这让我几乎相信了。” 5月21日,记者联系上张翰被骚扰的朋友。

在朋友的提醒下,张汉意识到信息泄露很可能是在他之前出售的手机上。 一周前,张汉因为换了手机,将自己以前用过的手机低价卖给了二手商。 但当他再次联系二手手机商询问时,对方却断然否认了他的猜测。

“回收商建议我回忆一下操作,看看我是否不小心在没有清理信息的情况下卖掉了手机。” 但张翰否认了这一说法,“我清楚地记得,电话本、照片等信息都被彻底删除了。至于支付宝、微信等软件,在转售之前就被彻底删除了。”

5月22日,新京报记者用“二手手机信息”、“泄露”等关键词在网上搜索发现,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网友在微博、论坛等平台上发布了有关二手手机信息泄露的帖子。 除了抱怨信息泄露带来的安全隐患外,有人甚至将根源指向二手手机购买者和维修者,认为是他们“自保偷窃”,导致信息泄露。

“现在二手手机市场越来越大,很多人都盯着好处。” 从事手机维修多年的林飞5月22日告诉记者,“不排除有二手商贩回收手机后,利用技术手段恢复顾客认为已经清空的数据,然后转售给‘数据商’牟利。”

据中国移动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全球市场翻新手机交易台数已增至1.2亿台,累计规模超过480亿美元。 研究机构萨诺预计,2017年我国手机市场通过C2B方式回收手机(不包括个人回收和用户私下交易)约3000万部。 随着手机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用户更换手机的快速,二手手机市场也在不断扩大。

“与其他领域的信息泄露多为黑客批量窃取不同,二手手机的信息泄露主要是人为操作。” 林飞表示,个别手机维修人员收到手机后,会通过软件恢复手机的数据,进而获取机主的电话本、照片等信息。

探究原因

数千条机主信息打包出售,每条售价10毛钱

网上,有经销商买卖二手手机、电脑,并以每条10毛钱的价格打包出售主人的信息。 记者多次拨打电话确认,被泄露手机的主人不久前丢失或出售了旧手机。

“如果确定长期合作,价格可以再谈。” 5月27日,网友陈冬(化名)通过QQ给记者发来消息。 陈东所说的“合作”是向记者提供手机主人的私人信息,包括电话簿和照片。

5月26日,新京报记者作为“数据信息提供者”,加入了多个二手手机维修交易群。 在发布多条“寻求手机失主信息”的消息后,陈东很快联系了记者。

聊天中,陈东十分谨慎,反复询问记者的身份以及记者提供信息的目的。 当记者借口希望获得准确的联系方式进行电话推销时,陈东透露,他手里确实有很多用户电话号码信息。 然而,这些客户数据位置并不全部位于一个区域,而是以多种方式分布。 不仅有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用户数据,还有西安、无锡等城市的用户信息。

“每块的价格是10毛钱,如果你买的话,可以买1000块。” 陈东向记者推销,同时表示所有信息都是真实的,每个号码都能打通给客户。

记者随后要求陈东提供100条电话留言以“求证真伪”。

很快,对方就发来了一份Excel表格。 在这份材料中,记者发现,信息中仅包含用户的姓名和电话号码,但还存在“妻子”、“丈夫”等多个昵称。

记者立即拨打名单上10人的手机号码发现,正如陈东所说,这些号码的主人姓名与上面标注的姓名一模一样。 其中一个号码是四川的,备注为“老公”的林先生承认,妻子前几天确实因手机丢失而换了新手机。

“她丢失的是一部手机。” 林先生告诉记者,“我以为只是手机丢了,没想到电话本里的号码被泄露了。” 当记者询问林先生手中的手机信息时,林先生确认其中有五六个人是他真正的朋友。

记者与另一位手机机主沟通时,对方也表示,他之前确实在网上转手过旧手机,而且在清除了手机上的所有信息后,也不知道为何信息会泄露。

记者发现,陈东的个人信息一栏有“收卖各类二手手机、电脑”的署名。

“因为这类信息只是普通的电话号码,并不像购房信息、购车信息等客户意图那么明确,所以不能卖高价,所以二手手机商也不会刻意四处兜售。” 林飞向记者解释,“只有数据提供方主动提出要求,他们才会主动出面合作。”

记者随后再次联系陈东,询问他是否可以随时提供最新的数据信息,是否可以达成长期合作。 犹豫良久,陈东回答道:“要看运气”。 当记者问需要什么“运气”时,陈东没有回答。

“其实就是他每个月回收的手机数量和可以回收的电话本号码数量。” 林飞说道:“毕竟二手手机不会随时流入他的店里。”

林飞认为,信息是否泄露,取决于回收商背后是否有人获取了相应的信息。 “以前,没有人会从维修公司购买数据信息,主要是量小。通常,两三个人开的二手手机店每个月只能交易五十、六十部。”

追根溯源

80元可恢复已删除信息,手机照片、微信均可找回

手机维修、回收商提供数据恢复服务,很多网店还可以远程操作,手机通讯录、照片、微信聊天消息等都可以找回。

5月25日,记者来到北京一手机交易市场,这里有100多家手机店,大多从事二手手机交易、手机维修等业务。 在一家写着“手机维修回收”字样的店里,当工作人员得知记者想要恢复手机数据时,立即表示“完全没问题”。

“价格根据手机品牌、型号不同而有所不同。” 店员解释说,由于苹果系统相对于安卓系统比较封闭,数据恢复也相对比较麻烦,所以价格比安卓系统高10-20元。 除了根据不同型号价格有差异外,店家还会根据客户需要恢复的数据项收取不同的费用。

“单独恢复手机通讯录要60元,单独恢复照片要80元。如果打包一起恢复还可以更便宜。” 店员说:“保证完美修复,失败也不收取任何费用。”

支付80元后,店员将记者特意空出来的手机拿进了维修室。 10多分钟后,记者发现,当他回到手中的手机时,所有联系人都已恢复,就连半年前删除的联系人也重新出现在通讯录中。

当记者询问是否可以恢复微信通讯录、微信聊天记录等APP软件信息时,对方表示没有问题,费用也是80元。 “即使手机恢复出厂设置,也可以给你恢复。”

“没有比这更难恢复的系统了,这只是对方收取更多费用的一种方式。” 5月26日,二手手机回收商何健(化名)告诉记者,由于手机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卡或自带内存中,当用户删除信息时,系统只是在文件中添加删除标记。 尽管用户似乎无法再次直接看到该文件,但该文件并未从内存中完全删除。 “事实上,这些文件仍然存在于手机中,你只需要安装数据恢复软件,很快就可以恢复。”

当记者询问维修店电脑上是否会保留这些数据时,店员表示,“绝对不会,我们会立即删除数据。”

期间,先后有3位顾客进店询问手机数据恢复业务。 商店接待顾客时,并没有要求顾客提供购买凭证。 一位客户表示忘记了开机密码,但想调出手机的微信聊天记录。 店内工作人员表示,可以提供手机解锁服务,但价格较高。

“不仅实体店可以进行数据恢复处理,很多网上商店也可以远程操作。” 一位销售数据恢复的商家介绍。

5月27日,记者登录国内某购物平台,以“手机数据恢复”为关键词进行搜索。 平台上展示了​​数百家相关商家,价格从10元到上千元不等,销量最高的一家店每月销量达到38000多份。

记者联系其中一家店铺时,对方并没有要求表明是否是手机主人,只是报出了“恢复手机电话本、短信、聊天记录各80元”的数据恢复价格。 付款后,对方很快发来了两份名为“苹果恢复大师”和“”的远程控制软件,要求记者下载安装。 记者需要先扫描需要恢复的电话本数据,确认是否有打算恢复的联系人,确认后再联系对方,方便他们远程操作恢复数据。

记者点击手机通讯录后,软件快速自动扫描分析通讯录。 记者扫描发现,11个被刻意删除的电话号码又重新出现在通讯录中。 这些被删除的号码在软件中都是红色状态,而且很多都是*状态。 客服随后通过另一个远程控制软件对记者的电脑进行了操作。 十多分钟后,对方在记者电脑上留下了一个新文件夹,里面有多份数据。 当记者再次打开恢复软件扫描时,发现之前删除的电话号码已全部显示。 选择恢复到手机后,手机通讯录中的电话号码成功恢复。

记者发现,就连两个多月前删除的多个电话号码也成功恢复。 不过,新删除测试的11个号码并未全部恢复,仍有2个号码只显示人名。

“并不是所有的数字都能恢复,成功率往往在90%以上。” 何健说道:“但如果涉及到信息泄露的话,这些数字就足够了。”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对方在操作过程中多次声称不会泄露信息,但很难保证信息永远不会泄露出去。”

担心

消费者担心二手手机交易泄露隐私

有手机维修公司表示,因为觉得女顾客漂亮,所以将她们的相册照片恢复并保存起来。 报告数据显示,半数受访者担心二手手机交易导致隐私泄露。

“我刚换了新手机,结果我的很多私密照片都被发布到了论坛和网上帖子上。” 在广州从事直播的王雨桐(化名)告诉记者,他卖掉旧手机后,有人恶意恢复数据,导致删除的相册照片到处流传。

“我确实修复并保存了女顾客的相册照片,因为她们以前长得很漂亮。” 林飞向记者回忆道。

记者发现,不少出售旧手机自用的用户都遭遇过信息泄露的情况,其中不少直接导致财产损失。

有报道称,一些消费者在出售二手手机时,即使手机恢复出厂模式,数据仍然恢复。 其中,手机绑定的银行卡和苹果支付被盗,导致一天内4个账户的资金被盗。

据媒体报道,通常隐私泄露主要发生在对方可以利用破解软件解锁开机密码,然后利用病毒软件侵入手机原来注册的邮箱地址,检查手机隐私,甚至解锁、修改密码,进一步获取用户信息。 即使软件开发商提高了各个软件的加密能力,专家也可以通过破解系统密码成功获取手机硬盘上的信息。

“现在换手机是很矛盾的。” 王雨桐说,“一方面觉得旧手机放在家里浪费了,但另一方面又担心手机转卖后会再次发生信息泄露的情况。”

手机中国联合国二手交易平台转转发布的《二手手机交易现状研究报告》显示,调查结果显示,48.26%的人会在1-2年内更换手机,其中14.33%的人平均会在6个月至一年内更换手机。 随着以旧换新需求的增加,二手手机理应有更大的交易量,但二手手机的需求与现实交易量的不匹配,暴露了如今二手手机市场的混乱状况。 报告显示,34.14%的人希望卖掉旧手机换钱,但有49.58%的人担心市场环境不规范导致隐私泄露,而这也是“为什么不卖掉闲置手机”问题下得票最多的答案。

“想要防止手机信息泄露,通常需要从硬件安全和软件安全两个方面来解决。” 林飞分析道,“硬件安全就是外界所说的水泡或者砸手机,但这种方式从环保和经济角度来说成本太高了。”

记者了解到,所谓软件安全,是指为了避免隐私风险,用户在出售手机前可以通过第三方粉碎软件删除粉碎所有个人信息,同时需要在手机上解绑所有与在线支付相关的软件。 “以前很多消费者转卖手机时,往往只是清仓,并没有解绑手机支付软件。” 林飞说,“现在,包括支付宝等应用程序,很多软件都带有免密码支付功能,如果不解绑软件,很容易造成财物被盗的风险。”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