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csgo  vue  angelababy  2023  gps  新车  htc  落地  app  p2p 

20万轿车油电大战!谁说电车最省钱?

   2023-07-31 网络整理佚名1410
核心提示:而今天就是油电横评的第一期:20万轿车先来说第一个结论啊:这个级别里,纯电车相比油车,一点都不省钱,如果只是为了省钱买电车,对不起,不存在的。最后是第三个结论:油混车,省油不省钱,主要看你开多久。但油混吗,即便是最好的丰田本田,也和电车差得很远。20万级别的轿车里,新能源车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省钱。唯独20万级别里,还是合资油车的战略腹地,电车一直攻不下来。

大家好!

过去,选择汽车非常简单。 只要钱到位了,就可以选择品牌和型号。 但现在,你可能首先考虑权力形式:买石油? 买电? 还是买混合的?

于是,我们的汽油横评专栏诞生了:纯电动汽车真的便宜吗? 汽油车已经过时了吗?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是YYDS吗?

这些问题在不同的价位、不同的车型会有不同的答案。 而我们的节目就是要找出这些答案。而今天是《石油横评》第一期:20万辆汽车

我们找到了20万级所有动力形式的汽车:包括纯油、油混、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 希望通过这次油电对比,能够给大家在动力形式的选择上提供一些参考。

谁更省钱

为什么第一点省钱不是我关心的问题,而是消费者关心的问题。 我们在全网发出了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关注新能源汽车的人群中,78%的人关注省钱。

这四辆车谁省钱呢?

先说第一个结论:在这个层面上,纯有轨电车与汽油车相比,根本不省钱。 如果您只是为了省钱而购买有轨电车,那么抱歉,它们并不存在。

注意,计算成本时,要考虑到汽车的整个生命周期,即从买车、用车、到卖车。

首先看购车成本:主流燃油B级车20万元基本够用,但主流电动B级车也有20万元,但如果你真想要一辆续航时间超过600km,焦虑感就没那么大了,基本都在23万以上。 有轨电车有购置税减免,但汽油车也有大幅折扣。 总之,有轨电车还是贵了4万-5万。

从使用汽车的成本来看,有轨电车价格便宜,而且不需要维护。 他们应该能够还清成本,但是多久才能还清呢?

如果都使用最便宜的家用电堆,每度电50美分,那么大约需要行驶4万-7万公里才能收回成本。 如果使用公共桩,需要10万-15万公里才能收回成本。

当你回本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卖车的时候了,然后你发现电车的保值率并不好。

所以还是那句话,20万多元,如果只是为了省钱买电车,抱歉,不存在。

其实这笔账大家都算得很清楚了,所以目前最畅销的B级车还是那些老旧的燃油车。 (凯美瑞雅阁、迈腾帕萨特。)

但这件事还有可能逆转吗? 咱们先留个悬念,稍后再说。

我们来看第二个结论:插上混合动力汽车可以省钱。 因为买车的时候,并不比汽油车贵多少。 从使用成本上来说,即使不充电,油耗也在6L/100km左右,非常经济。 而且只要多充点跑,很快就能收回成本,保值率也不低。

最后还有第三个结论:混油车省油还是省钱,就看你开多久了。

以雅阁为例,混合动力版比燃油版贵2万。 虽然油耗低,但也要开6万-8万公里左右才能收回成本,和纯电动车相差无几。 这也是油混相比插入式混油下降的原因,因为回报实在是太慢了。

以上,从成本角度来说,我认为性价比最高的是插电式混合动力,其次是纯油,然后是纯电动,最后是油混。

谁更好

在我们的调查中,在燃油和新能源之间摇摆的朋友们,除了省钱之外,第二重要的就是有轨电车的平稳、安静、反应快。 我称之为“电感”。

从强到弱,当然是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油混>纯油。 这里大家关心的其实是插电混动和油混。 驾驶和纯电动有很大区别吗?

先说结论,好的插电式混合动力,驾驶起来和有轨电车有很大不同。 但是你会混合油吗? 即使是最好的丰田和本田也远离有轨电车。

比亚迪汉:有电就是有轨电车。 即使在断电的状态下,依然非常流畅、安静。 发动机介入的感觉非常轻微。 只有拉到高速的时候才会有声音进来。

雅阁:平顺性没有问题,但是一旦涉及发动机,噪音就很大。 个人感觉整体行驶品质不如纯油迈腾。 至少迈腾的一致性更好。

丰田的THS混合动力在“电感”方面比本田的i-MMD稍差,因为THS作为功率分流混合动力,总是有一部分动力直接驱动,电机的功率也比较小。 所以丰田混油车型的电感就更差了。

影响它开起来好不好,除了电感之外,底盘、操控等全方位的驾驶感受也很重要。 接下来我就和关注这四辆车的朋友分享一下这四辆车的感受。

这方面一直被认为是国产车的弱点,但这些车却给我相反的感觉。 国产飞帆R7和比亚迪汉在机械品质、底盘性能、行驶稳定性和舒适性方面明显更胜一筹。 比雅阁和帕萨特好多了。

飞帆F7的底盘柔软又扎实,无论低速还是高速都有一种豪华感。 车身灵活,并不会因为是大车而显得笨重。 整体驾驶体验是四辆车中最好的。

比亚迪汉DM-i的底盘舒适度非常好,隔音也不错,但操控性几乎没有意义,高速时略有飘动。 它可以在四辆车中综合排名第二。

但迈腾能并列第二,动力匹配极其成熟,操控水平也在线,而且我们的试驾已经达到了6万公里,底盘还是非常工整扎实的。

最后一款雅阁,它的操控灵活性还不错,但在舒适性、底盘的高端感、隔音性能等方面,都在四辆车中排在最后。

至于国内新能源,之所以能在行驶品质上迎头赶上,无非是成本、专业人士和市场的变化。 具体来说,我们在上一期《理想L7》中讨论过。 您可以回顾一下:“仅从机械品质上对比,理想L7为何挑战宝马X5?” ”

谁更聪明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人们买油还是买电的第三个因素是智能化程度。

事实上,智力和力量形态并没有直接关系。 只不过新型有轨电车可以采用更先进的集中式电气架构,而不是原来的分布式架构,相对更容易实现智能化。

此外,这也与车企有关。 国产、新势力更愿意主动迎合消费者的需求,而合资车企普遍较为保守,或者因为决策链条过长,转型相对缓慢。

具体来说,对于我们今天测试的这几辆车来说,新能源飞帆F7和比亚迪汉,无论是车机、语音还是辅助驾驶,虽然都不如第一梯队的威小利和华为,但与燃油联合创业车,也可以说是碾压。

不过好消息是,导航和听音乐这些常用的功能,你都可以用你的手机了。 迈腾就有了这款老款雅阁可以配备手机支架。

在最新款雅阁上,车机与百度合作,已取得重大进展。 因此,只要合资品牌愿意放下架势,将情报交给中国团队,还是有可能的。

2023款雅阁内饰

另外,我还要提一下内饰氛围和做工用料:国产新能源车整体超越合资燃油车。

飞帆F7,简约的设计,大面积的真皮覆盖,白色的配色,让你坐进去就感觉这是一辆充满科技感和时尚感的车。

比亚迪汉,虽然设计有点老套,但是质感同样在线,喜欢的人可能会觉得相当豪华。

再看看迈腾,设计稳重大气,但用料不如比亚迪。

至于雅阁,只能说保持了B级车的最低门槛,所以价格并不便宜。

总之,这些车也代表了目前的市场现状:

合资油车:设计沉稳,用料保守,谈不上豪华。

国产新能源:虽然设计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还比较相似,但大气感、科技感都在线。

总结

至此,我们来到了最后的总结。 听完后,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在20万级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便宜。 插电式混合动力还可以,但纯电动就不行了。

不过,他们的驾驶体验和豪华舒适感的提升是非常明显的。

在智能化和车内氛围方面,虽然本质上与汽油车、有轨电车没有什么关系,但现实是国内新能源在这方面做得更好。

而燃油车,或者合资B级车,也不是一无是处。 他们的优势基本上都在产品之外,比如品牌力、遍布全国的销售渠道、维修网络,包括保值率、口碑等等,这些都是基于股市的惯性优势。

最后,我想分享一些我的想法:

那就是,这个合资品牌最稳定、最重要的战略腹地——20万辆B级车,也开始受到国内新能源的疯狂冲击。

国内新能源市场曾经是两端粗、中间细的纺锤形结构。 底部,10万以下的行情已经被新能源吞噬。

另一边,超过30万的有蔚来、理想、极氪等。 别说是普通合资品牌,就连BBA也面临着压力。

仅20万级仍是合资油车的战略腹地,有轨电车已无力进攻。 如前所述,目前最畅销的是凯美瑞、雅阁、迈腾、帕萨特。

原因也很简单。 这个级别的车型需要满足更丰富、更多样化的使用场景。 必须适合宜家,空间大,动力强,有足够的品牌号召力。

因此,这一直是合资车最强势的地位和最丰厚的利润来源,也是合资品牌保持品牌溢价的重要支撑。

如果你想象凯美瑞、雅阁、迈腾、帕萨特都卖不出去,那大众、本田、丰田还能指望什么呢? 现在国内新能源已经开始进攻这个市场,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当然,国内新能源企业也面临两个问题,

首先,还是成本。 正如我们一开始所说,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成本仍然很高,主要是电池的成本太贵。 但现在,随着比亚迪和非凡能够将价格提高到20万元以上,加上国际碳酸锂价格一路下跌,未来电池的成本会降得更低。 汽油和电的价格很可能会持平,甚至更低。

二是车型定位。 过去,国内新能源存在着一个误区,以特斯拉Model 3为首,都去追求轿跑,追求运动操控,忽略了价格与大空间的平衡。 飞帆F7的启蒙,更加照顾后排的大空间和舒适度。 相信其他厂商也能逐渐明白这个道理。

而这场战斗,不夸张地说,是国产与合资的终极之战。 只要国产车拿下B级车市场,合资车在品牌上统治中国车企的历史就将彻底结束。

对了,有人会说合资车不会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或者纯电动B级车。 答案肯定是肯定的,但车企从来都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 从趋势来看,即使合资车企推出这样的产品,恐怕也只能被价格所吸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