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csgo  vue  angelababy  2023  gps  新车  htc  落地  app  p2p 

移动数据流量同比增103% 我国移动数据流量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2023-08-04 网络整理佚名2290
核心提示:反之,移动数据流量业务出现大幅增长,同比增长103%,比上年提高40.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389MB,同比增长90%。工信部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移动互联网流量平均资费大约在80元/G,同比下降35%。未来五年,国内人均移动数据流量将增长13倍。预计2016年到2020年我国移动视频业务流量增幅将超过百倍,CAGR超过150%,到2020年占比将超过六成。

▲ 点击蓝字查看TMT行业数据

随着4G规模商用的稳步推进和移动联网应用的蓬勃发展,移动通信产业已从运营流量转向运营数据流量。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移动数据流量将处于上行通道。 然而,增长并不是发展的全部。 伴随增长的是“流量经济”效应,即电信运营商对流量的精耕细作……

4G流量翻倍

目前,我国传统移动业务全面负增长,移动数据业务替代效应明显。 4G驱动的移动流量已进入快速增长期。

受移动互联网和网络演进影响,移动通信业务持续向数据业务倾斜,传统业务的负增长与流量的快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受OTT持续冲击,传统短信业务持续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业务量连续三年出现负增长。 移动通话时长也首次出现负增长,2015年业务量同比下降2.6%。 相反,移动数据流量业务则大幅增长,同比增长103%,较上年提升40.1个百分点。

移动用户向4G网络快速迁移是国内移动数据流量增速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 短短一年时间,我国4G用户渗透率从2014年的7.6%快速增长至2015年的29.6%。同时,单个4G用户的人均流量是非移动用户的2至3倍。 -4G用户。 截至2015年底,我国每户月均移动互联网访问流量达到389MB,同比增长90%。 4G网络流量规模已超过3G网络,占比接近50%。

从地理上看,统计数据显示:

从各省份来看,浙江、江苏、云南占据人均流量前三名,这主要与当地4G商用进度和移动互联网发展水平有关。

“流量经济”效应逐步显现

狭义上的“流量经济”是指移动数据业务直接为运营商带来的收入规模; 更大的外延是指流量推动的移动互联网信息消费规模。 广义的理解是指交通直接或间接带动其他产业产生的经济规模。

无论理解的范围如何,“流量经济”的效果都越来越明显。 从运营商角度来看,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和对传统电信业务的替代,移动数据和互联网业务对电信业务收入增长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 2015年,国内移动数据业务占基础电信收入的比重超过30%。 首次超越移动语音,成为基础电信行业第一大业务。 从信息消费规模来看,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测算,2015年移动互联网信息消费规模将达到2.16万亿元,增加值占当年GDP的1.4%以上。

用户严重依赖WiFi

在移动数据总流量中,国内手机用户访问WiFi网络使用的流量占比超过90%。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90%以上的活跃智能手机用户高度依赖WiFi网络,每用户平均每月使用WiFi流量达到5.2GB,占整体移动数据流量的93%。 成本低廉、部署方便等优势使得家庭WiFi的分流作用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发挥。 对于运营商而言,WiFi的分流效应已出现减弱迹象,但仍将继续采用家庭部署WiFi、提供WiFi等方式,进一步增加用户粘性,巩固授权频段的地位。

移动视频等大流量应用在流量消耗中的占比快速提升。 2015年,浏览和下载应用产生的移动蜂窝流量仍然是主要的流量使用业务,占流量的40%以上; 即时通讯应用流量占比近20%,排名第二; 移动视频应用产生的移动数据流量不到20%,但比去年增加了5个百分点。 也是2015年流量增长最快的应用类型。这主要得益于资费的降低、网络质量的提升、新资费模式的推广以及更多的视频内容。

关税大幅降低

我国移动互联网流量平均资费大幅降低,流量资费相对值处于中等水平。 2015年5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鼓励电信企业尽快出台提速降费方案。尽快推动提速降费落实。 随后,国内三大运营商采取了相应措施,包括降低资费、推出非零流量、空闲时间流量等服务。 工信部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移动互联网流量平均资费约为80元/G,同比下降35%。 与美国、英国等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移动流量资费标准的绝对值较低,约为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但与国民收入水平相比,我国交通资费水平处于中等水平,仍有一定下降空间。

低套餐用户对于“不清理流量”的措施更加敏感。 通过用户调查问卷发现,“流量不清零”政策的宣传力度稍显不足,仅有30%的用户知晓。 根据某省份9、10月份不同用户群体的流量统计,低套餐用户在9月份没有实施“流量未清”的情况下,该用户在当月最后一段时间会有明显的流量使用情况,而10月月末并未出现明显反弹。 这反映出低套餐用户对于“不清理流量”的措施更加敏感。 但对于高套餐用户来说,这种现象并不明显。

适当的资费和时间段设置可以更好地利用“空闲时间流量”的价值。 “空闲时段流量”是运营商降低资费的重要举措。 以中国移动为例,其“夜猫数据包”属于空闲时间流量。 其计算时段为晚上11:00至早上7:00。 业务中的流量。 免费时段数据一般比较便宜,比如中国移动的夜猫数据5元500M,10元1000M。 从交通时间划分可以看出,“空闲时间交通”占比约为20%; 相同时间时,资费较低的省份空闲时间流量占比较高; 当资费相同时,空闲时间设置不同的时间点。 流量使用也很关键。

未来五年保持高增长

未来五年,中国人均移动数据流量将增长13倍。

随着全球4G网络部署规模逐渐稳定,网络的流量承载能力将逐渐固定。 同时,在当前商业模式下,移动用户的流量需求逐渐饱和,未来五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增速将持续放缓。 所有主要交通监控和咨询公司均下调了对未来交通增长的预测。 普遍认为,未来五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年复合增长率将在40%左右。 得益于4G网络的逐步普及和资费调整,用户流量的潜在需求将得到释放:预计2016年至2020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人均月流量消耗将增长近13倍,2020年人均移动流量将接近5GB。

4G网络已成为流量的主要承载网络,3G网络的流量承载作用被大幅削弱。 预计2016年至2020年国内4G网络移动数据流量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150%。2020年我国4G网络流量占比将达到97%,2G网络将彻底退化为2G网络。语音承载网。

视频业务将成为主要的流量消耗业务,其中M2M业务的流量增速最快。 预计2016年至2020年,我国移动视频流量将增长100倍以上,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150%。 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超过60%。 虽然M2M终端的规模将大幅增加,但单个M2M终端的流量使用需求是有限的。 预计到2020年,M2M流量规模占比将达到4%左右。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199IT大数据导航

以大数据行业为核心,以大数据工具为辅,汇聚全球1000多个优质数据工具平台,是研究的首选。 最近添加了用于移动应用程序的 ASO 工具。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