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csgo  vue  angelababy  2023  gps  新车  htc  落地  app  p2p 

Oracle数据库分析(架构篇)

   2023-08-12 网络整理佚名1750
核心提示:基础架构来看,数据库是计算机底层架构的核心基础软件。按照正式语言来定义,数据库是按照一定的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非关系型数据库以键值存储,且结构不固定。下边列出了非关系型数据库的四大分类,分别是键值对存储型、文档存储型、基于列的数据库、图形数据库。1)键值对存储:)文档存储:)基于列的数据库:、)图形数据库:Neo4j。事务型数据库&分析型数据库。

数据库产品是公司起步最早的业务。 数据库业务的发展史与全球数据库发展史交织在一起,与整个公司的发展紧密相连。 数据库产品包括两种。

下载链接:

数据库分析

关系云数据库应用白皮书

内存数据库白皮书

国产软件大巡游

国产基础软硬件:开源、迁移、迁移云,关键在于生态

数据库行业报告:中国数据库成长之路

数据库发展研究报告(2021)

金融级数据库容灾技术报告(2021)

分布式数据库原理及架构设计

第一个是它自己的数据库产品,即。 第二个是MySQL。 关于MySQL与MySQL的关系,也是从原来的竞争对手,通过Sun成为自己的产品。 目前数据产品已更新至18c,提供了高性能、高可靠、高安全的平台,可以部署在云、本地或混合云上。

在开源数据库的竞争中,关系型数据库也面临着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的竞争。 近年来,在新的计算环境下,我们的数据库产品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外部挑战和外部竞争。 我们经常看到亚马逊、阿里等云计算厂商也在基于开源数据库开发自己的数据库产品。 商业数据库与开源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与非关系型数据库未来将走向何方?

1、为什么要研究数据库?

从公司本身来看,可以说是全球软件巨头。 虽然规模不大,但(1)在数据库和应用软件领域确实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2)从IT布局的完整程度来看,应该是继IBM之后全球IT巨头中布局最完善、最完整的一个(IBM发展过程中,其业务经历了多次调整和拆分)。 我们这里所说的IT完备性主要是从基础IT产业链的角度来看的。

在发展过程中,其业务类型越来越多元化,包括软件和硬件; 软件包括应用软件和基础软件。 如何更好的了解每一项业务。 从本文开始,我们将对主营业务进行一系列的说明。 以便我们可以将相应的国内市场与相应公司的产品进行比较。

数据库是建立之初的业务,也是其他业务发展的基础。 即使目前,数据库业务收入在所有业务中占比最大,也是最赚钱的业务之一。 从以下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数据库业务收入占比约为35%-40%。 可见数据库业务是非常重要的业务。

2、如何理解数据库?

如何理解数据库? 从IT基础设施的角度来看,数据库是底层计算机架构的核心基础软件。 我们通常所说的计算机的三大基础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 如果没有数据库,计算机的数据处理速度(读写速度)可能不会那么快。 对于非IT专业人士来说,经常会问,数据库有什么用?

数据库,顾名思义,就是存储数据的仓库。 用形式语言定义,数据库是按照一定结构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 在计算机中,它一般由一个或一组文件组成。 在上面的描述中,我们需要关注几个关键词:结构、组织、存储、管理。

数据库服务器大致分为两个主要部分:1)(数据库实例,上半部分)2)(数据库,下半部分)。

服务器=实例+数据库。 =SGA(实例内存)+后台进程内存=SGA+=Cache(数据库缓存缓存)+Share Pool(共享池)+Redo Log(日志缓存)。

用户不能直接连接数据库,而是用户先发出一个用户进程,用户进程与服务器发出的服务器进程交互,然后服务器进程与实例交互,最后实例与底层数据库交互,从而实现用户与数据库的交互。

我们以数据库为例来介绍一下数据库的架构,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对数据库的理解。 从存储结构上,数据库可分为物理存储结构和逻辑存储结构。

物理存储结构:主要由三类文件组成:数据文件、控制文件、重做日志文件。

1)数据文件:存储数据库数据的文件。 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最终都保存在数据文件中。 但一个数据文件只对应一个数据库,一个数据库可以包含多个数据文件。

2)控制文件:是一个小的二进制文件,用于维护和描述数据库的物理结构。 控制文件非常重要。 它将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存储在数据库中。 一旦文件损坏,数据库将无法正常工作。

3)重做日志文件:用于记录数据库中所有修改信息的文件,简称日志文件。 该文件是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的重要手段,可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而且不止这个文件。 在一个日志文件组中,最多可以有五个日志文件。

除上述文件外,还有参数文件、备份文件、归档重做日志文件、警告和跟踪日志文件。

逻辑存储结构:主要包括表空间、段、区域和数据块,它们的关系为:数据库=N*表空间=N*段=N*区域=N*数据块。

1)表空间:表空间中最大的逻辑存储结构,对应一个或多个物理数据文件,大小等于所有数据文件大小之和。

2)段:一般是数据库最终用户要处理的最小存储单元。 段的数据空间是基于数据区的。 根据存储数据的特点,可以分为4种类型(数据段、索引段、临时段、回退段)。

3)区域:磁盘空间分配的最小单位,由一个或多个数据块组成。

4)数据块:用于管理存储空间的最基本单位,也是最小的逻辑存储单位。 数据块由块头、表目录、行目录、可用空间和行空间组成。

从实例结构来看,可以分为进程结构和内存结构。

进程结构:主要包括:DBWn进程、LGWR进程、CKPT进程、SMON进程、PMON进程、ARCn进程。

内存结构:主要分为系统全局区(SGA)和程序全局区(PGA)。 内存结构是影响数据库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

系统全局区域(area)是为系统分配的一组共享内存结构,可以包含数据库实例的数据或控制信息。 在一个数据库实例中,可以有多个用户进程,这些用户进程可以共享系统全局区的数据。 该区域包含的分区:

程序全局区(区域):是系统分配给进程的私有内存区域。

三、数据库的发展历史

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 在数据库产品的演进过程中,其所基于的数据模型也在发生变化。 根据数据模型的不同,数据库可以分为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 关系数据库的底层数据模型是关系模型。 非关系型数据库是一个大类,可以分为不同类型的数据库。 例如高性能并发读写的键值数据库、海量数据访问的面向文档的数据库、可扩展的分布式数据库等。

关系数据库是指用关系数学模型表示的数据,它以二维表的形式描述数据。 关系数据库是存储在计算机上的可共享的、有组织的关系数据的集合。

关系模型是指二维表模型,因此关系数据库是由二维表以及它们之间的链接组成的数据组织。 目前主流的关系型数据库有、DB2、SQL、MySQL、浪潮K-DB等。

关系型数据库必须具备ACID特性,ACID是: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

数据库和SQL的关系? SQL的全称是Query,中文名称是结构化查询语言。 它是一种用于支持数据库查询、更新和管理的专用编程语言。 SQL语言是Boyce于1974年提出的一种介于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之间的结构化查询语言,是一种通用且功能极其强大的关系数据库语言。

非关系型数据库:指非关系型、分布式的数据存储系统,一般不保证符合ACID原则。 非关系型数据库以键值的形式存储,结构不固定。 每个元组可以有不同的字段,每个元组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一些键值对,不局限于固定的结构,这样可以减少一些时间和空间的开销。

非关系型数据库,也称为NoSQL,是Not only SQL的简写,意思是不只是SQL。 下面列出了非关系数据库的四大类,即键值存储、文档存储、列式数据库和图数据库。 1)键值存储:)文档存储:)基于列的数据库:,)图形数据库:Neo4j。

事务数据库和分析数据库。 根据数据处理方式的不同,数据库可以分为事务型数据库和分析型数据库。 两者的目标不同。 目前大多数数据库都是事务型数据库。

数据处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在线事务处理OLTP(on-line)、在线分析处理OLAP(On-Line)。 OLTP是传统关系型数据库的主要应用,主要用于基础的、日常的事务处理,比如银行交易。 OLAP是数据仓库系统的主要应用,支持复杂的分析操作,侧重于决策支持,提供直观易懂的查询结果。

4. 数据库

数据库产品。 数据库产品是公司起步最早的业务。 数据库业务的发展史与全球数据库发展史交织在一起,与整个公司的发展紧密相连。

数据库产品包括两种。 第一个是它自己的数据库产品,即。 第二个是MySQL。 关于MySQL与MySQL的关系,也是从原来的竞争对手,通过Sun成为自己的产品。

第一阶段:9i之前,支持传统CS架构

数据库产品主要解决数据库的高可靠性问题(注:衡量数据库产品的核心指标是五个方面:高可用性(High)、高性能(High)、高可管理性(High)、高安全性(High) 、高数据服务能力(High Data)五个方面)。 数据库的核心优势是高效、安全、稳定。

第二阶段:9i-12c,支持互联网计算环境

从9i开始,引入了一项新技术:RAC,RAC的意思是real,翻译过来就是“实时应用集群”。 RAC是新版本数据库采用的一项新技术。 它是一种高可用性、数据库支持网格计算环境的核心技术。 用于在集群环境下实现多机共享数据库,保证应用程序的高可用性。 同时可以自动实现并行处理和负载均衡,并在出现故障时实现数据库的容错和无断点恢复。 它是数据库支持网络计算环境的核心技术。

RAC主要支持10g、11g、12C版本,可以支持24×7有效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在低成本服务器上构建高可用的数据库系统,无需修改代码即可自由部署应用。

从12c开始,逐步推出产品线,推动企业数据中心一体化、数据集中化和网格计算的发展。 本部分的数据库进一步强化了数据的高可靠性,同时开发的重点是数据库的速度以及数据库应对云计算的需求。 (1)数据库一体机和内存选项(in-)的推出,用于提高性能、简化架构、提高数据库的速度。 (2)12c的多租户和DBaaS使数据库混合云成为可能,客户可以在不同的云环境之间切换。

第三阶段:12c之后,支持云计算环境,进入自治时代

12c引入了CDB和PDB的新特性。 在12C数据库引入的多租户用户环境()中,允许一个数据库容器(CDB)承载多个可插拔数据库(PDB)。 CDB的全称翻译成中文为数据库容器,PDB的全称是可插拔数据库。 在12c之前,实例和数据库是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关系(RAC):即一个实例只能与一个数据库关联,一个数据库可以被多个实例加载。 实例和数据库不能具有一对多的关系。 进入12c后,实例和数据库就可以有一对多的关系了。

18c 是最新一代的数据库,可以在本地或云端部署,在通用硬件或专用于数据库工作负载(例如数据库机器)的工程系统上运行。 它为各种规模的企业提供了访问世界上最快、最具扩展性和最可靠的数据库技术的机会,以便在云、本地和混合云配置中安全、经济地部署事务和分析工作负载。

18c 在之前 12c 中引入的功能中添加了新功能和增强功能,包括: 1) 多租户架构可显着节省成本并提高灵活性。 2)内存列存储,可以提高实时分析的性能。 3) 原生数据库分片,实现大规模 Web 应用程序的高可用性。 4)增强数据库性能、可用​​性、安全性、分析和应用开发等更多关键功能。

最新一代数据库18c是在12c基础上开发的新版本。 其独特的多租户架构、双格式内存列存储和本机分片使客户能够在本地和云中部署数据库。

下载链接:

数据库分析

关系云数据库应用白皮书

内存数据库白皮书

国产软件大巡游

国产基础软硬件:开源、迁移、迁移云,关键在于生态

数据库行业报告:中国数据库成长之路

数据库发展研究报告(2021)

金融级数据库容灾技术报告(2021)

分布式数据库原理及架构设计

数据库技术及解决方案总结

1. 数据集成平台解决方案.pdf

2.RAC集群简介.pdf

3.数据库云平台.pdf

4.移民三大难点分析及对策.pdf

5.基于分布式存储的方案设计.pdf

6.超越,宣告SaaS模式的胜利.pdf

本账号所有资料均上传至知识星球,加入全栈云技术知识星球即可下载所有资料。

‧‧‧‧‧‧‧‧‧‧‧‧‧‧‧‧‧‧‧‧‧‧‧‧‧‧‧‧‧‧‧‧‧‧‧‧‧‧‧‧‧‧‧‧‧‧‧‧‧‧‧‧‧‧‧‧‧‧‧‧‧‧‧‧‧‧‧‧‧‧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