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csgo  vue  angelababy  2023  gps  新车  htc  落地  app  p2p 

你的智能手机正在泄密!得这样做防范安全隐患。。。

   2023-08-19 网络整理佚名1580
核心提示:智能手机安全保密隐患这里主要从手机硬件、网络系统、软件、用户等方面对手机上网安全隐患进行说明。三是通信通道不健全的安全认证造成泄密隐患。人为因素是智能手机安全保密的关键。智能手机信息泄露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在安卓平台上的智能手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防止泄密:

智能手机功能强大,具有电话、拍照、录像机、录音机、上网本、移动电脑、游戏机、电子钱包等功能,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前,随着移动OA系统的应用和推广,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倾向于使用智能手机处理商务事务,而智能手机最容易受到攻击、病毒感染、泄密,给信息带来巨大隐患安全也给保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因此,如何正确规范智能手机的使用,消除安全保密隐患,防患于未然,确保工作秘密不泄露,是当前保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智能手机安全风险

某种程度上,智能手机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的移动电脑终端。 与计算机互联网安全相比,人们对智能手机互联网安全隐患的认识和重视不够。 已经泄露了,但事实并非如此。 这里主要从手机硬件、网络系统、软件、用户等方面阐述移动互联网安全隐患。

硬件和网络系统存在隐患

一、手机硬件隐患

现在智能手机厂商之间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一些手机厂商,尤其是山寨厂,从不同的零部件厂商那里采购所需的零部件进行组装和销售。 厂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对零部件质量控制不严格,检测不够,对经销商监督管理不力。 不法供应商和经销商很容易偷偷植入木马,造成保密隐患。 例如,“棱镜门”举报人斯诺登就曾表示,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可以在手机关闭的情况下通过麦克风监控用户。 一旦NSA植入该软件,他们就可以远程打开用户的手机,不仅可以窃听用户的通话内容,还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切换到通话状态,窃听用户的通话内容。周边环境。 内容。 这一说法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证实。

二、无线网络系统成为新的隐患

一是无线传输未加密,造成保密隐患。 智能手机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通常是不加密的,很多第三方应用在发送和接收数据时也不会加密数据,很容易被恶意程序拦截。 二是通讯口没有自我保护,造成漏电隐患。 当手机连接到移动网络时,由于没有通信端口的限制,攻击者可以轻松地从未受保护(未启用防火墙)的通信端口访问手机,然后通过专用软件。 三是通信通道安全认证不健全,造成泄密隐患。 大多数智能手机都具有自动连接WLAN的功能,手机会自动连接到公共无线互联网或Wi-Fi热点,而这些公共免费网络大多不安全,没有任何密码保护或其他身份验证方法。 在这种网络中,攻击者很容易通过无线互联网访问用户设备,或者冒充其他Wi-Fi热点让用户自动连接和控制用户设备,或者在目标设备上安装恶意软件,或者秘密激活摄像头或麦克风,导致话机处于不安全状态。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存在隐患

智能手机和电脑一样,可以安装第三方应用软件,应用扩展性强,但如何防止智能手机泄密,成为保密工作中的难题。

一、手机系统漏洞风险

手机系统会定期发布升级补丁,但一般智能手机用户基本不会进行升级操作。 另外,手机在出厂时就内置了一些软件,而有些内置软件缺乏安全性。 特别是操作系统的源代码是公开的。 窃取者可以获取源代码、查找漏洞、编辑病毒、攻击目标手机,埋下安全隐患。

二、应用软件漏洞风险

智能手机信息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手机病毒,而手机病毒的主要载体是各种应用软件。 据统计,目前系统的应用程序超过30万个,苹果系统的应用程序超过120万个。 如此庞大的应用软件中的漏洞很可能成为攻击者窃取用户手机数据的重要渠道。

存在人为因素隐患

人为因素是智能手机安全和隐私的关键。 很多机要人员抱着侥幸心理,认为违规一两次也没关系。 但长此以往,你就会逐渐放松警惕,违规行为也会逐渐成为一种习惯,到时候离泄密就不远了。 机密信息一旦泄露,将会呈几何级数扩散,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和难以想象的后果。

一、使用手机的不良习惯导致潜在的泄密

不良的手机使用习惯是手机泄密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为盗窃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例如,访问不健康网站、下载不明软件、接收来源不明的电子邮件、消息和多媒体文件、不及时更新系统、不定期杀毒、甚至不安装杀毒软件等。

二、个性化、点赞造成泄密隐患

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也是保密的一大诱因。 一些年轻同志缺乏政治敏感性,习惯用智能手机拍照,把日常琐事、喜怒哀乐发到网上,甚至把单位的稿子或政策更新发到网上炫耀,凸显自己消息灵通、能力强、知识渊博。 竖起大拇指。 这些做法存在巨大的安全风险。

三、保密知识更新缓慢导致漏洞

电子技术日新月异。 根据摩尔定律,电子芯片的集成度每18个月就会翻一番。 因此,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时间约为一年半。 提高,人们的信息安全知识不足,跟不上技术发展的步伐,给窃取者以可乘之机。

智能手机信息泄露危害

普通智能手机用户的信息泄露可能会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而国家公务员的信息泄露可能会对国家利益造成损害,特别是政府重点部门的工作人员,他们的信息安全关系到政府的切身利益和公共利益。 通过窃听、窃取手机用户信息,盗取者可以分析其行动轨迹、日常生活、活动状态、个人行为等,并能获取手机用户的生活规律、个人喜好、性格,甚至抓住把柄,找到手机用户。漏洞。 防不胜防。 智能手机信息泄露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电话被窃听

一旦智能手机安装了窃取硬件或恶意软件,就可能导致通话内容泄露。 例如,美国在全球约80个地点设立专门情报收集部门,对G20峰会、联合国以及北京、上海、成都、香港等35个国家的政治领导人进行监视、台北等亚洲城市。 智能手机安全保密工作刻不容缓。

二、音视频直播

现有的手机间谍软件功能强大,可以控制智能手机的录音、摄像、录像设备,并通过互联网发送窃取的私人信息、手机身份信息、敏感电子文档、照片等机密信息。 智能手机一旦被植入木马,很可能会造成重要文件、声音、视频的“直播”。 一些秘密窃贼利用智能手机的摄像和录音功能,从重要的涉密场所或会议中窃取机密信息。 这些机密信息如果泄露出去,将造成严重泄密,后果不堪设想。

三、数据被盗

智能手机可以存储海量数据,短信、通讯录、录音、图片、视频等敏感信息的泄露很可能被窃贼利用进行诈骗或盗窃。 当智能手机与涉密计算机连接时,间谍软件往往可以利用“摆渡”功能,将涉密计算机上的涉密信息偷偷复制到手机上并发送出去,防不胜防。反对。

四、位置锁定

智能手机具有远程定位功能,利用移动通信网络或GPS进行定位,定位精度可达数十米甚至数百米,从而记录和跟踪涉密人员的行踪,甚至重要人物的坐标和高度。涉密地点可以通过手机高度、精度范围等确定,如果别有用心的人被跟踪,保密的人身安全将受到极大威胁。

如何防止智能手机泄密

(1)苹果平台

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预防:

1、建议用户在使用网络同步等服务后注意及时退出账号登录状态,不要让手机记住账号和密码,即每次登录时都输入密码一旦手机丢失,请立即更改帐号和密码,然后使用内置的远程删除功能删除手机中的所有数据。

2、建议用户在安装APP应用时关注权限列表,特别注意一些与其服务无关的权限读取需求,例如请求读取短信、通讯录等。您担心APP应用的安全性,可以提交至相关安全厂商提供的在线监控平台进行识别。

3、及时为手机安装专业的安全产品。

(2)安卓平台

平台的智能手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防止泄密:

1、建议用户在安装应用时务必检查权限列表,必要时提交至相关安全厂商提供的在线监控平台进行识别。 从官方网站下载手机应用程序和升级包。

2、不使用Wi-Fi网络时,应通过系统自带的程序将其关闭。

3、及时安装专业的手机信息安全产品。 一旦手机丢失,只要提前激活安全功能,就可以通过向丢失手机发送特殊短信来删除丢失手机中的内容。

4. 设置话机密码。 密码保护是通过强密码或 PIN 码实现的。

5、经常做手机数据同步备份。

为了手机的安全,你必须这样做

为您的手机设置指纹解锁

手机一定要设置指纹解锁。 现在大多数智能手机都具有指纹解锁功能。 相信大多数网友都设置过指纹解锁。 不过,据笔者了解,部分使用后置指纹解锁手机的用户,因为觉得麻烦,并没有设置指纹解锁。 这是非常不安全的。

设置指纹解锁

打开远程控制功能

对于智能手机,请打开“设置”-“安全”-“远程控制”选项。 注册当前手机品牌的账号后,您可以远程控制您的手机。 即使被盗,也能及时找回。 Apple 智能手机远程控制功能默认启用。 苹果手机用户可以检查是否启用。 如果未启用,请自行启用。 其他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也有对应远程控制的安全功能,这里就不用多说了。

远程控制接口

到应用大市场下载应用,及时修复手机漏洞

等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用户应到大型应用市场下载应用程序,减少下载带有病毒的应用程序的机会。 苹果手机用户请在系统提示发现漏洞时及时修复。 等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用户可以很容易地在非大型应用市场下载一些非法但喜爱的应用程序,却不知道这些非法但喜爱的应用程序会携带病毒,甚至是病毒伪装的应用程序。 苹果手机用户请不要因为修复该漏洞比较麻烦而忽视该漏洞的修复。 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攻击,造成个人财产损失。

请到大市场下载APP

免费无线网络并不“免费”

请勿连接未知的开放Wifi,连接公共Wifi时请勿进行网银相关操作。 如果必须,请使用您自己的移动数据网络。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未知的开放Wi-Fi可能成为犯罪分子获取您手机中个人信息的工具。 切勿贪图小利,造成个人财产损失。

不要连接到开放的 Wi-Fi

遇到未知链接做到“三不”

不要点击任何未知链接,同上。 不要出于好奇而点击未知链接,它也可能是犯罪分子获取您手机中个人信息的工具。 遇到含有未知链接的短信、网页等,切勿贪心、轻信、点击链接。

不要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保持移动应用程序为最新状态

及时更新您的手机应用程序,因为旧版本的手机应用程序也会被不法分子利用旧版本的漏洞“侵入”您的手机,获取您手机中的个人信息,导致在个人财产损失方面。

使用大型应用程序市场更新应用程序

不要保密! 请把它放在圆圈内作为警告,

朋友会感谢你的!

你会喜欢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